在 軍 營 過 春 節
在 軍 營 過 春 節
徐彥平
1965年,在響應毛主席的號召,向解放軍學習的熱潮中,校長莫爾吉胡利用寒假期間,組織部分師生到炮團,學習解放軍,鍛煉自己。莫校長問我去不去,我說:“這么好的事,當然去了。”一同去的老師,有盧鳴、張大鯤、敖德木勒、白銘。學生有李鎮、韋英、思勤、陳志蘭、布日固德,還有一些人,名字記不住了。
炮團在呼市東郊一個叫陶卜齊的山村,離城30多里。元月份的一個上午,天很冷,我們坐在大卡車上,向軍營奔去。道路坎坷不平,顛得人坐不住,車輪揚起的塵土,嗆得人喘不上氣。大家想到學習解放軍,也就不覺得苦,我們的臉上依然洋溢著笑容。
到部隊后,我們都下放到連隊當戰士,我和張大鯤、盧鳴、敖德木勒三位老師被分在二營偵察排。我們沒有一點特殊,每天和戰士們住在一起,吃在一起,按照部隊的生活規律,起床、出操,學習,訓練,直至熄燈,睡覺,時間安排得很緊湊。
學習、訓練更是緊張。每周一、三、五早晨,出操跑步;二、四、六早晨和戰士們一起爬山。我的年齡小,只有15歲,無法和解放軍戰士相比,但是學習解放軍的決心很大,當我感到非常困難的時候,就默默地背誦毛主席語錄:“下定決心,不怕犧牲,排除萬難,去爭取勝利。”堅持著,堅持著……終于戰勝了自己,爬上山頭。政治學習以連為單位,讀報紙,學毛主席著作,結合實際,活學活用,談心得,談體會,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。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,我的思想也得到了升華,暗下決心,一定要做毫不利己、專門利人的人,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成了我的奮斗目標。我好像真的就是早晨八九點的太陽,祖國的希望寄托在我們的肩上,有一種自豪感。
1965年的春節,我們是在軍營度過的。除夕那天,營房打掃得干干凈凈,煥然一新,到處都是喜氣洋洋。晚上,在宿舍南北大通鋪中間,長長的條桌上擺滿了豐盛的年夜飯。辛苦了一年,過春節應該放松放松,喝了酒,氣氛就變得熱烈起來,改變了平日嚴肅的面孔,有說有笑,嘻嘻哈哈,大家心里都覺得很快樂。
晚飯后,步行幾里山路,去團部看宣傳隊演出。也正是這次演出,部隊把我和陳志蘭、李鎮調到團部,培訓宣傳隊的戰士,把我們學的揚琴、手風琴、笛子教給他們。小戰士學習很用功,練琴非常刻苦,進步很快。當我們結束軍營生活的時候,他們已經可以演奏簡單的曲子了。
當我們即將離開部隊的時候,我們學校師生與宣傳隊同臺演出了大合唱、器樂獨奏、小合奏,獨唱《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》,舞蹈《洗衣歌》、《大渡河》等節目,受到熱烈歡迎,部隊首長對我們為他們培訓宣傳隊,表示感謝。離開軍營的時候,大家依依不舍,有的戰士還流下了眼淚。
在部隊的時間很短,又處于那樣一個特殊時期,學到了什么,很難一語道盡,但是,真切地感受到了戰士純樸的感情,堅強的意志,積極向上的精神,以及吃苦耐勞的品德,這些都對我們產生了影響,潛移默化地融進了心靈。


